老年友善
超“值”!我院老年联合门诊迎来首位病人
7月11日上午8点多,柳大爷和张大妈一起走进北京安定专家18诊室,一进屋,他们就认出了曾经为他们诊治过的老年病房主任张庆娥。张庆娥像以往一样招呼两位老人坐下,而与以往不同的是,她身后还有其他五位医护人员一起接诊。
落座后,柳大爷不太说话,张大妈介绍了他的病情。原来几年前,柳大爷遭遇家庭变故,诱发抑郁症,经过在我院的治疗当时已经康复。而今年初,因为要做一个小手术而产生焦虑,柳大爷的病继而复发。经过2月份的住院治疗,柳大爷的病情大为好转,但依然有情绪低落、回避社交、做事被动、食欲差等残留症状。张庆娥根据病历记载和问诊情况,为柳大爷调整了药物;药事部的执业药师向张大妈交代了各种药物的特点和服用方法;资深护师建议张大妈帮柳大爷做出日常活动规划,帮助他改善回避社交和做事被动的情况,还根据柳大爷前几天跌倒的情况,介绍了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措施;而康复科医生则介绍了抑郁症残留症状的改善方法,并建议柳大爷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。
这种“组团”出门诊的形式在我院还是第一次,门诊名称即为“老年多学科联合门诊”。参加组团的不仅有老年精神科医生,还有神经影像、药学、护理、康复四个学科的医护人员。由于老年精神科疾病和老年患者都具有自身的特点,比如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痴呆)可能伴随脑血管的器质性病变;而老年人身体条件较差,疾病恢复相对缓慢,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需要的指导较多。根据老年患者需求,我院于7月4日新推出了“老年多学科联合门诊”。
张大妈在就诊时对张庆娥说“我让女婿在手机上挂号,一看到新开了联合门诊就赶紧挂了一个,真好,真好。”联合门诊正是针对这些特点,免除老年患者多次挂不同科室号的不便,一次看诊就能得到不同学科多个角度的专业建议,对患者来说真是超“值”。
联合门诊的开设,是医院发挥专业优势,贴近患者需求,方便患者就诊,实实在在落实的便民之举。
上一篇: 健康大课堂 | 老年认知障碍的识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