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38太阳集团

我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教育 >>科普文章

健康教育

科普文章

科普 | 抗抑郁药让我的病情“加重”——正确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

字号: + - 14

  张同学是一位20岁的在校大学生,是我在门诊首诊的一位患者。

  张同学在两个月前与女朋友分手了,逐渐感觉心情一直开心不起来,整天郁郁寡欢,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,以前经常参加篮球比赛,但最近这段时间连床都起不来了,更别提打篮球了。上课经常打瞌睡,而晚上却睡不着,大脑特别乱。经常觉得自己特别失败,什么都干不好。

微信图片_20241203205251.jpg

  张同学察觉到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,于是到校医院的心理门诊就诊,医生经过评估后给予抗抑郁药治疗,服药三天,张同学觉得自己心情没有任何好转,反而觉得白天容易焦虑了,与别人一聊天就觉得不耐烦,胃口较前变得更差,有时饭后感觉恶心,但也吐不出来。

  张同学担心药物不对症,于是来到我院门诊治疗。交谈中感到张同学非常焦虑,不断询问医生是不是校医院误诊了,自己吃药后怎么感觉病情更重了。

  患者既往一次校医院门诊治疗,给予氟西汀(日高量20mg)治疗,规律服药3天后抑郁情绪无明显改善,服药早期出现焦虑、恶心等药物不良反应。

  门诊就诊时我向患者解释了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,告知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,根据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》和既往的循证医学证据,首发抑郁的患者,且达到了重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,应首选一线抗抑郁药治疗,如氟西汀等。但由于氟西汀属于SSRIs类,即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。此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不良反应,如恶心、反酸、消化不良、腹痛腹泻等。

微信图片_20241203205253.jpg

  其次抗抑郁药服药早期存在焦虑、激越、失眠等不良反应,在青少年人群中,服药早期可能增加自杀风险,即药物的“黑框警告”。因此治疗过程中要定期门诊评估,检测血药浓度。

  该患者虽然存在上述不良反应,但好在症状轻微,对社会功能无明显影响,可暂时观察。

  通过对张同学的诊疗,最后我在原有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让张同学联合劳拉西泮1.5mg/日治疗,并叮嘱患者两周后门诊复诊。

  两周后患者门诊复诊,抑郁情绪明显好转,患者表示身上有劲了,尤其是白天焦虑基本缓解,睡眠时间较前明显延长,入睡需要20-30分钟,自觉睡眠质量大大提高,但是心情还没有恢复到生病之前的状态,不愿过多与外界接触,兴趣爱好不如从前。恶心缓解,但是进食量不大,白天也不饿,目前患者没有明显躯体不适。

  复查血常规、生化、血药浓度、心电图,结果显示药物浓度处于略低于正常浓度下限。结合患者情绪状态及药物疗效,将氟西汀逐渐加量至40mg/早,劳拉西泮逐渐减量至1mg/日。

  四周后患者情绪较前进一步好转,复查抑郁、焦虑自评量表,结果显示无焦虑症状、轻度抑郁。患者目前正常上课,最近也会跟好朋友出去聚餐、旅游。交谈中患者表情自然,笑容增多,言语量较上次就诊明显增多。进一步澄清症状,未查及明显轻躁狂或躁狂表现,也无明显躯体不适。

微信图片_20241203205255.jpg

  张同学对自己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,也意识到自己之前太着急了,误解了医生。尽管如此,医生也继续向患者进行疾病宣教,强调继续服药的必要性,不能放松大意,预防疾病复发。

  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非常常见,这会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。相较于上一代抗抑郁药,新型抗抑郁药总体耐受性更优,安全性更高。

 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舍曲林、氟西汀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、度洛西汀、文拉法辛等。

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。服药早期会有过度激活、坐立不安、睡眠障碍。少部分人会出现性功能障碍、头痛、体重增加等。

  患者及家属应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,能够明显提高服药依从性。临床上不少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,对躯体不适不耐受,此时患者应到医院经医生详细评估后,必要时进行换药治疗。

  药物虽属于同一种类,但在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方面存在差异,如作用的强度不同,受体不同等,因此换药治疗也是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方式。此外部分不良反应,如失眠、焦虑、心慌等,可以辅助其它药物对症治疗。因此患者及家属不必过于担心。

  本文版权归我院所有。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
  文章作者

微信图片_20241203205256.jpg

孙广强

主治医师

  擅长:抑郁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焦虑障碍、睡眠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。接诊患者年龄段:16-65岁。

Baidu
sogou